缺钙容易导致人体骨密度下降。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成年人到30岁后,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使得骨质钙量减少,人体进入负钙平衡期,则骨质密度降低,俗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破骨大于成骨,导致了骨质的异常流失,从而引起了骨骼的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的情况,病因包括废用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酒精性骨质疏松,药物性骨质疏松,皮质醇增多症,肾性骨病等等。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这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