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祖国医无“脂肪肝”的病名,可归属于“胁痛”、“积聚”等的范畴。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与过食肥甘厚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治疗轻度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你好,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可有舌质暗,有紫点,有瘀斑,有腻苔,约占65%。该病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1、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全方特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2、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全方特点: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3、湿热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全方要点:行气理气,分利湿热。4、痰瘀型-方法为柔肝养血,化浊消瘀。以旋复花汤和大黄蔗虫丸和方加减。主要药物为: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茵陈6克、大黄10克、蔗虫15克、首乌15克、郁金6克。建议面诊中医检查后加用。希望能帮助到你,祝您生活愉快。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