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其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
一、风湿性心脏病症状:
1.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早期多在运动、情绪激动、妊娠等增加心脏负荷时出现,随病情进展,可在静息状态下也发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2. 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隐痛或压榨性疼痛,可因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
3. 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跳动或有心跳漏跳感,常与心律失常有关。
4. 乏力、疲倦:因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乏力、疲倦等症状。
5. 水肿: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还可伴有腹水、胸水等,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所致。
2.风湿性心脏病治疗:
1.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预防感染等,以减轻心脏负担,防止病情加重。
2. 药物治疗:使用抗风湿药物控制风湿活动,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应用利尿剂减轻水肿;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采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等。
3.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瓣膜病变明显的患者,可考虑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以改善心脏功能。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情绪大幅波动。按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包括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