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其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一、慢性胃炎的症状:
1. 消化不良症状:常出现上腹部饱胀、疼痛,疼痛多无明显规律,可为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还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表现,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2. 食欲减退: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减少,长期可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
3. 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黑便或呕血;还有些患者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这与长期患病及对疾病的担忧有关。
2.慢性胃炎的治疗:
1. 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2. 药物治疗: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于有胃酸分泌过多症状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 H₂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可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促进受损黏膜修复。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改善胃肠蠕动。
3. 中医治疗:可根据辨证论治选用中药调理,部分中药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等功效;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也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治疗慢性胃炎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胃镜。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随意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