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屎总是湿湿的,可能是由遗传、油脂分泌旺盛、外耳道炎、中耳炎、脑脊液耳漏等原因引起。
1. 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是湿性耳屎,宝宝遗传到这种特质的概率较大。湿性耳屎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油脂分泌旺盛:宝宝新陈代谢较快,外耳道的皮脂腺分泌油脂较多,与耳屎混合后,就容易呈现湿湿的状态。这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改善。
3. 外耳道炎:宝宝的外耳道皮肤娇嫩,若因搔抓、进水等原因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细菌容易侵入引发炎症。炎症刺激会使外耳道分泌增多,导致耳屎变湿,还可能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4. 中耳炎:宝宝咽鼓管短而直,感冒、呛奶等情况容易使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炎症。中耳产生的分泌物会通过鼓膜穿孔处或经咽鼓管流到外耳道,使耳屎呈现湿状,宝宝可能还会有哭闹、听力下降等表现。
5. 脑脊液耳漏:相对较为罕见,多因宝宝头部受到外伤或存在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等情况,导致脑脊液从耳部流出,与耳屎混合后使其变湿。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平时要注意保持宝宝外耳道清洁,避免频繁掏耳,防止损伤外耳道皮肤。给宝宝洗澡、洗头时,注意防止水进入耳朵。如果发现宝宝耳屎湿湿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耳部疼痛、发热、哭闹不止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原因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