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患直肠脱垂与盆底组织松弛、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长期腹压增加、直肠周围结缔组织松弛、神经系统功能衰退等有关。
1. 盆底组织松弛: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盆底肌肉、筋膜等支持组织会逐渐发生退变、松弛。这些组织原本对直肠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一旦松弛,直肠就容易失去支撑而向下脱垂。
2. 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老年人的肛门括约肌会出现萎缩,收缩能力下降。使得肛门对直肠的约束力不足,无法有效维持直肠的正常位置,从而增加了直肠脱垂的风险。
3. 长期腹压增加:老年人常存在慢性咳嗽、便秘等问题。慢性咳嗽会使腹腔内压力反复升高,便秘时用力排便也会导致腹压骤增。长期的腹压增加会推动直肠向下移位,引发直肠脱垂。
4. 直肠周围结缔组织松弛: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对直肠有固定作用。老年人的结缔组织弹性降低、松弛,不能很好地固定直肠,使得直肠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容易脱垂。
5. 神经系统功能衰退: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对盆底肌肉和直肠的神经调节功能减弱。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直肠的位置控制能力下降,进而易发生直肠脱垂。
老年人平时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积极治疗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疾病。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如果出现疑似直肠脱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