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通常由胃肠蠕动缓慢、饮食过量、食物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
1. 胃肠蠕动缓慢:胃肠蠕动功能较弱,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不能及时被消化和排空,易导致积食。可通过适当增加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胃肠蠕动,也可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15 - 20分钟,每天2 - 3次。
2. 饮食过量: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食物,超出胃肠道的消化能力,食物堆积在胃内无法及时消化。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3. 食物不易消化:食用过多高油脂、高蛋白、高糖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积食。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减少油炸食品、肉类等过量摄入。
4. 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足,对食物的运化能力下降,导致食物在体内积聚。可适当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薏仁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脾的中药调理。
5.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引发积食。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若积食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