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益生菌补充、手术治疗等。
1. 调整饮食:胃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肠道较为敏感,调整饮食十分关键。应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乳制品、麸质等,减少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或腹泻症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可减轻肠道负担,使肠道功能更稳定,从而缓解胃肠易激综合症带来的不适。
2. 心理治疗:胃肠易激综合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加重症状。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减轻心理压力。放松训练,像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改善肠道的敏感性,对胃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控制有积极作用。
3. 药物治疗:针对胃肠易激综合症,常用药物有匹维溴铵片,它能有效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腹痛症状,遵医嘱用药可调节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能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改善肠道运动功能;曲美布汀片,可调节胃肠运动节律,促进消化,遵医嘱服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4. 益生菌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胃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肠道菌群往往失衡,补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布拉氏酵母菌散等益生菌制剂,遵医嘱服用后,可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胃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
5.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病情严重、经多种保守治疗无效的胃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针对存在肠道狭窄、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通过手术解除肠道的机械性梗阻或修复病变部位,改善肠道的生理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后进行。
胃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除了遵循治疗期间的原则,还要注意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定期复诊,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