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皮肤的表现有黄疸、蜘蛛痣、肝掌、皮肤瘙痒、皮肤瘀斑等。
1. 黄疸:是肝病较为常见的皮肤表现,主要因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发黄。黄疸程度可因肝病类型、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急性肝炎引发的黄疸可能较明显,而慢性肝病的黄疸可能相对较轻且持续时间长。
2. 蜘蛛痣:多出现于面部、颈部、上胸部等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形态似蜘蛛,中央有一红点,周围有辐射状的小血管分支。其形成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有关,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小动脉扩张。
3. 肝掌: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加压后褪色。同样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对雌激素的代谢功能减弱,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4. 皮肤瘙痒:部分肝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这可能与胆汁淤积,胆汁酸盐等物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瘙痒程度不一,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5. 皮肤瘀斑:肝病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碰撞或自发性出血后,皮肤容易出现瘀斑。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也可能加重这种现象。
日常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病,出现皮肤异常表现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