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休息观察、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
1. 休息观察:脑震荡患者受伤后身体和大脑处于应激状态,需要充足休息来恢复。应在安静舒适环境中卧床休息,减少外界干扰。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一般需观察24小时左右。若期间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意识不清等异常,要及时就医。因为早期密切观察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颅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以便尽早处理。
2. 心理干预:脑震荡患者可能因受伤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恢复。家属要给予关心和安慰,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减少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3. 药物治疗:对于头痛明显的脑震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来缓解疼痛。若患者伴有头晕症状,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强力定眩片改善头晕。睡眠不好的患者,遵医嘱服用艾司唑仑片、佐匹克隆胶囊、右佐匹克隆片等助眠药物,保证充足睡眠利于大脑恢复。药物能针对性缓解脑震荡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4. 康复训练: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如在平衡木上行走,提高身体平衡能力;认知训练,通过做简单数学题、记忆训练等提高认知功能;体能训练,从散步逐渐过渡到慢跑等,增强身体素质。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恢复因脑震荡受损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脑震荡患者若出现颅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且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手术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目的是清除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挽救患者生命。
脑震荡患者在恢复期间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若有不适随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