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第一次拉黑色粑粑,常见原因有胎便排出、摄入含铁物质,罕见原因有消化道出血等。
1. 胎便排出:胎儿在母体内会吞咽羊水、毳毛、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物质,这些物质在肠道内积聚形成胎便。胎便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开始排出,颜色多为墨绿色或黑色,质地黏稠。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新生儿开始进食,胎便会逐渐排净,大便颜色也会逐渐转变为正常的黄色。
2. 摄入含铁物质:如果新生儿是母乳喂养,妈妈近期食用了较多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铁元素经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黑。若是奶粉喂养,部分奶粉中的铁含量较高,新生儿消化吸收不完全时,也会使大便呈黑色。
3. 消化道出血:这是较为罕见但需要重视的情况。新生儿消化道发育不完善,若存在消化道畸形、溃疡等问题,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分解,会使大便呈现黑色,且可能伴有呕血、精神萎靡等症状。
当发现新生儿第一次拉黑色粑粑时,家长先不要过于惊慌。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后续大便的变化。如果宝宝精神良好、吃奶正常,且大便颜色逐渐恢复正常,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黑色粑粑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