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干堵的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水电解质紊乱等。
1. 腹痛:肠干堵时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肠管强烈蠕动试图推动内容物通过,引发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发作时患者常辗转不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发作间歇期疼痛可有所缓解,但仍有腹部不适感。
2. 呕吐:早期呕吐多为胃内容物,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呕吐物可含有胆汁,若梗阻部位较低,呕吐物还可能带有粪臭味。因为肠道梗阻后,肠腔内压力升高,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
3. 腹胀: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积气积液,引起腹胀。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较轻,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可累及全腹,腹部呈膨隆状。
4. 停止排气排便: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气体和粪便会通过肛门排出,肠干堵后,气体和粪便无法正常通过,导致停止排气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气体和粪便排出,需注意鉴别。
5. 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呕吐、禁食以及肠腔内大量液体潴留,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口渴、少尿、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若有肠道疾病史,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肠干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