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容易闹胃病与饮食习惯、细菌滋生、贪凉受寒、情绪波动、作息紊乱等有关。
1. 饮食习惯:夏季气温高,常偏爱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凉拌菜等。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影响胃部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而且夏季食欲往往不太好,可能会饥一顿饱一顿,这种不规律的饮食方式也会打乱胃部的生物钟,增加闹胃病的几率。
2. 细菌滋生: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被细菌污染。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后,细菌会进入胃部,引发炎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 贪凉受寒:夏季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室内外温差较大。如果腹部保暖不当,寒气容易侵入人体,使胃部受到寒冷刺激,导致胃痉挛、胃痛等情况发生。过度饮用冷饮也会让胃部受寒,影响胃部健康。
4. 情绪波动: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焦虑,而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引发胃部不适。
5. 作息紊乱:夏季夜晚时间长,很多人会熬夜,打乱正常的作息规律。睡眠不足会影响胃部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降低胃部的抵抗力,容易引发胃病。
在夏季,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细菌感染;做好腹部保暖,避免贪凉;调节好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胃部正常功能。若出现严重的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