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老是出血可能是由牙龈炎、牙周炎、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不良修复体等原因引起。
1. 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不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使得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日常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就可能出血,通常出血量较少,通过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炎症消退后出血情况会改善。
2. 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了牙菌斑、牙结石刺激,还会导致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此时牙龈出血更为频繁,还可能伴有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相对复杂,需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
3.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且出血不易止住,可能还会有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白血病也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凝血异常,引发牙龈出血,同时可能伴有发热、贫血等症状。
4. 内分泌紊乱: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一般产后会有所缓解。生理期女性激素波动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5.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装置,会持续压迫、摩擦牙龈,造成牙龈损伤出血。
牙齿老是出血不可忽视,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使用牙线。若出血情况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