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发病部位、检查指标、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发病原因:骨关节炎多因关节软骨磨损、老化,肥胖、创伤等因素加速病情发展;类风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相关,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关节组织。
2. 症状表现:骨关节炎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僵硬,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缓解,晚期有关节畸形;类风湿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为主,晨僵明显且持续时间长,还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
3. 发病部位:骨关节炎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等承重关节;类风湿多侵犯手足小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也可累及其他关节。
4. 检查指标:骨关节炎患者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类风湿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指标常呈阳性,X线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晚期有关节骨质破坏。
5. 治疗方法:骨关节炎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为主,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类风湿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防止关节畸形,采用药物治疗如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必要时手术。
日常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