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聚集、接触病毒污染物品、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特殊职业暴露等会引发新冠感染。
1. 人员聚集:在封闭、通风不良且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公共交通工具等,新冠病毒容易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增加感染几率。大量人员聚集使得病毒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一个感染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将病毒传染给众多周围的人。
2. 接触病毒污染物品:新冠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快递包裹、公共设施表面等,之后再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黏膜,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3. 免疫力低下: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长期使用激素等人群,免疫系统功能较弱,难以有效抵御新冠病毒入侵,感染风险更高。
4. 环境因素:寒冷、潮湿的环境可能利于病毒存活和传播,而高温、干燥环境相对不利于病毒生存。另外,通风不畅的室内环境会使病毒浓度升高,增加感染风险。
5. 特殊职业暴露:医护人员、检疫人员、冷链物流工作人员等,由于工作原因会频繁接触新冠病毒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环境,感染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做好环境通风。若属于高风险人群,更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必要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