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 39℃不退烧可能是感染、中暑、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因素、散热障碍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
1. 感染: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高烧不退。比如流感病毒引发的流行性感冒,细菌引起的肺炎等。针对感染,需明确病原体,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利巴韦林颗粒、抗细菌的阿莫西林胶囊、抗支原体的阿奇霉素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敷额头等。
2. 中暑: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热量在体内蓄积,可出现高热。此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遵医嘱口服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软胶囊、清凉油等药物缓解症状,适量补充淡盐水。
3.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同时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做好护理。
4. 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温度过高且通风不良,人体散热受限,可能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应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使用空调等调节室温,适当减少衣物,利于散热,多喝温水促进代谢。
5. 散热障碍:皮肤疾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影响皮肤正常散热功能,导致热量积聚,引起高烧。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尿素维 E 乳膏等药物,同时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出现一晚上 39℃不退烧的情况,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日常要注意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或寒冷环境,适度锻炼增强体质,若服用药物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