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 37.5℃不退烧可能是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因素、中暑、植物神经紊乱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改善环境、物理降温等。
1. 感染: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维持在 37.5℃左右。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治疗时需明确病原体,若是病毒感染,遵医嘱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昔洛韦片;细菌感染则可遵医嘱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片。
2.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发炎症反应,致使体温升高。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通常会使用免疫抑制剂,遵医嘱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雷公藤多苷片,同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萘普生片缓解症状。
3. 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热量在体内积聚,就可能出现低热情况。应尽快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喝淡盐水、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
4.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或运动,身体产热过多且散热受阻,容易中暑引发低热。首先要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冰袋冷敷降温,可敷在额头、颈部两侧、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处。还可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十滴水软胶囊、清凉油,帮助缓解中暑症状。
5. 植物神经紊乱: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等,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影响体温调节,出现低热。患者要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症状严重时,遵医嘱用谷维素片、维生素 B1 片、安神补脑液调节神经功能,改善症状。
持续低热会让人身体不适,日常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加重、头痛剧烈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