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想吐可能是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前饮食不当、呼吸方式不正确、体内缺水、胃肠道痉挛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运动强度、改善饮食安排、纠正呼吸方式、及时补充水分、缓解胃肠道痉挛等。
1. 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强度突然增加或持续高强度运动,会使身体难以承受,导致胃部血液供应减少,引起恶心想吐。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可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放松身体,待身体恢复后,下次运动要合理安排强度,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2. 运动前饮食不当:运动前吃太多食物、进食过快或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运动时胃部受震动,易引发恶心呕吐。运动前1 - 2小时应适量进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香蕉等。若因饮食不当已出现想吐症状,可先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促进消化。
3. 呼吸方式不正确:运动时呼吸急促、紊乱,吸入过多空气进入胃肠道,会造成胃肠道积气,引起想吐。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如跑步时采用有节奏的深呼吸,两步一呼、两步一吸。若因呼吸问题想吐,可放慢运动速度,调整呼吸节奏,做几次深呼吸缓解。
4. 体内缺水:运动中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身体缺水,引起血液黏稠,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而想吐。运动前、中、后都要适当补充水分,运动中每隔15 - 20分钟喝100 - 200毫升水。若因缺水想吐,可先少量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
5. 胃肠道痉挛:运动时胃肠道受到刺激,引发痉挛,会出现想吐症状。可通过腹部热敷缓解,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腹部。若疼痛严重,遵医嘱用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片、匹维溴铵片。
日常运动要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注意饮食和呼吸方式。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