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和肛裂在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内痔主要由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导致;肛裂则多因长期便秘、粪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猛,使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慢性溃疡。
2. 症状:内痔通常以便血为主,便血颜色鲜红,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一般无明显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痔核脱出;肛裂典型症状是疼痛、便血、便秘,疼痛多为排便时撕裂样剧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但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又会再次剧痛,便血一般量较少,多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有少量血迹。
3. 体征:内痔通过肛门指诊或肛门镜检查,可发现齿线以上有柔软肿物;肛裂在肛门视诊时,能看到肛管后正中或前正中部位有梭形溃疡,边缘整齐,底部较深,周围皮肤因炎症刺激可有轻度增厚。
4. 治疗方法:内痔初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坐浴、使用栓剂等;严重时可能需手术,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肛裂早期通过坐浴、涂抹药膏促进愈合,改善便秘;陈旧性肛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采取手术切除溃疡及瘢痕组织。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适当运动。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