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粘膜脱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便秘、便血、肛门失禁、直肠溃疡、肠梗阻等危害。
1. 便秘:直肠粘膜脱垂后,会导致直肠排空困难,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便秘症状,长期便秘又会进一步加重直肠粘膜脱垂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2. 便血:脱垂的直肠粘膜因反复摩擦、损伤,表面的黏膜容易破溃出血,初期可能便血较少,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上有血迹,随着病情发展,出血量可能会增多。
3. 肛门失禁:由于直肠粘膜反复脱垂,会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对肛门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肠液、粪便等不自主流出,出现肛门失禁现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直肠溃疡:脱垂的直肠粘膜长期暴露在体外,受到外界刺激,加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溃疡,出现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且溃疡愈合缓慢,还可能引发感染。
5. 肠梗阻:在严重情况下,脱垂的直肠粘膜可能发生嵌顿,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日常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和用力排便。出现直肠粘膜脱垂相关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