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由病毒、细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过敏等因素引起等。
1. 病毒:病毒是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引发咳嗽、流涕、打喷嚏、咽痛等症状。
2. 细菌: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原本寄生于上呼吸道的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可大量繁殖,引发感染。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相对较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等。
3. 环境因素:季节变化、气温骤降、空气污染、过度疲劳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增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几率。寒冷天气会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降低局部抵抗力;空气污染中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坏其防御功能;过度疲劳则会削弱身体整体的免疫力。
4. 自身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情况,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 过敏: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上呼吸道黏膜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此时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受损,也容易继发感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患病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多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按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