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困难需注意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通畅、调整体位、避免刺激、及时就医等。
1. 病情观察:密切留意患者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变化,观察有无发绀、出汗、意识状态改变等情况,这些表现能直观反映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及身体整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并采取措施。
2. 保持呼吸通畅:迅速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异物,防止堵塞气道。若患者有痰液,鼓励其咳出,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对于意识不清者,要防止舌后坠,可将头偏向一侧或采用合适的气道辅助装置。
3. 调整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这样的体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使患者呼吸相对轻松一些。
4. 避免刺激: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噪音、强光等刺激,避免让患者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防止因刺激导致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
5.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在进行初步处理后,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或送往附近医院。途中持续观察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安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降低急性呼吸困难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