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后需注意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合理用药等。
1. 休息: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继续行走或运动加重损伤,尽可能让受伤的脚踝得到充分休息,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为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2. 冰敷:在扭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进行冰敷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用毛巾包裹冰袋,防止冻伤皮肤。
3.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部位,可减少出血和肿胀。包扎时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若出现皮肤发紫、麻木等情况,需及时调整绷带。
4.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休息时可在脚下垫几个枕头,保持合适高度。
5. 合理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加快恢复进程,但要注意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脚踝扭伤恢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行走安全。同时,要密切关注恢复情况,若长时间未好转或出现疼痛加剧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