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出血的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头晕乏力、腹痛等。
1. 呕血:当胃内出血量较大且速度较快时,血液会经口腔呕出。呕出的血液颜色可因出血时间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新鲜出血多为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可呈咖啡色。
2. 黑便: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颜色变黑,且质地较软、发亮,类似柏油样,故又称柏油便。
3. 便血:当出血部位靠近直肠或出血量较大、速度较快时,可出现便血。便血的颜色鲜红,可与粪便混合,也可在排便后滴出或喷射而出。
4. 头晕乏力:胃肠出血导致体内血液丢失,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大脑及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晕厥。
5. 腹痛:部分患者在胃肠出血时会伴有腹痛症状,疼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各不相同。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疼痛部位多与出血部位相关。
出现胃肠出血症状后,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日常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诱发再次出血。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对病情恢复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