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等。
1. 保守治疗:对于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是基础。通过绝对卧床休息,能减少骨折部位的受力,避免骨折进一步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环境。一般需严格卧床 6 - 8 周,期间要注意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形成。同时,佩戴腰部支具,可对腰椎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减轻椎体所承受的压力,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2.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碳酸钙 D3 片、阿仑膦酸钠维 D3 片、鲑降钙素鼻喷剂等药物。碳酸钙 D3 片可补充钙质,为骨折愈合提供原料;阿仑膦酸钠维 D3 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提高骨密度;鲑降钙素鼻喷剂可降低骨转换,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质状况,促进腰椎病理性骨折的恢复。
3. 物理治疗:通过热敷、按摩、理疗等物理手段,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症状。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供应,为骨折部位带来更多营养物质和修复因子。按摩可放松腰部肌肉,减轻肌肉紧张对骨折部位的牵拉。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能促进组织修复,减轻水肿,对腰椎病理性骨折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4. 微创治疗:常见的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成形术。这两种微创方法是通过向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缓解疼痛。骨水泥在椎体内固化后,能支撑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适用于疼痛明显、椎体压缩程度较轻的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5. 手术治疗:对于骨折严重、神经受压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恢复椎体的正常形态和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条件。
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减轻腰部负担。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身体能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