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在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适应能力、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 形体特征:阴虚体质者体型多偏瘦,而阳虚体质者一般形体白胖或面色柔白。
2. 常见表现:阴虚体质常表现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等;阳虚体质常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或喜欢喝热饮、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等。
3. 发病倾向:阴虚体质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阳虚体质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4. 适应能力:阴虚体质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阳虚体质则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5. 治疗方法:阴虚体质以滋阴降火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调理;阳虚体质以温阳补肾为主,常用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治疗 。
日常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养。阴虚体质者要避免熬夜,节制房事,可多吃滋阴食物如百合、银耳等;阳虚体质者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手足等部位,适当进行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饮食上可适当食用羊肉、桂圆等温性食物,若有不适及时就医并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