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标准是核酸检测阳性、抗原检测阳性、出现典型症状、有相关接触史、影像学特征等。
1. 核酸检测阳性:通过采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等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是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依据。核酸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准确检测出病毒的核酸序列,为诊断提供可靠证据。
2. 抗原检测阳性: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病毒表面的特定蛋白来判断是否感染。操作相对简便、快速,可自行检测。当抗原检测呈现阳性结果时,也高度提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抗原检测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
3. 出现典型症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主要症状,也有一些人会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并非新冠病毒感染所特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表现。
4. 有相关接触史:若曾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如共同居住、工作、聚餐等,或者曾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在相应时间段内出现不适症状,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会增加。
5. 影像学特征:胸部影像学检查如CT等,可能会发现肺部呈现磨玻璃影、浸润影等典型的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若怀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就医。日常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降低感染风险。一旦确诊,需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医嘱进行隔离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