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多样且治疗方法多种。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
1. 关节症状:多累及小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呈对称性发作。早期有关节疼痛、肿胀、压痛,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2. 关节外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类风湿结节,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还可能累及心脏、肺脏、肾脏等器官,引发心包炎、间质性肺炎、肾小球肾炎等;眼部受累可出现巩膜炎、角膜炎等;血液系统受累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情况。
2.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1. 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抗风湿改善病情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能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关节破坏;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对病情较重或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有较好疗效;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或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以快速控制炎症。
2. 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关节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可考虑关节置换术、滑膜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