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是由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
一、脊髓炎症状:
1. 运动障碍:急性起病,迅速进展,早期常为脊髓休克,表现为肢体迟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休克期多持续2 - 4周,之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 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可在感觉缺失平面的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带或束带样感觉异常。
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随着病情恢复,可出现充溢性尿失禁。还有大便秘结、损害平面以下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等。
2.脊髓炎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等,可减轻脊髓水肿,抑制炎症反应;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功能;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2.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药物;有排尿障碍者,可采用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管等方法处理。
脊髓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