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咳嗽是因人体阳气亏虚,肺失温煦,宣降失常而引发的咳嗽,症状以咳嗽伴有阳虚表现为主,治法多以温阳散寒、止咳化痰等为主。
一、阳虚咳嗽的症状:咳嗽声低,咯痰清稀色白,且咳痰量较多。同时伴有明显的阳虚症状,如畏寒肢冷,即使在温暖环境中,四肢也常感觉冰冷;面色苍白无华,看起来缺乏血色;神疲乏力,精神状态差,容易感到疲倦,活动后症状加剧;口淡不渴,或喜欢饮用温热饮品;小便清长,夜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不成形。舌象表现为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多为沉细无力。
2.阳虚咳嗽的治法:中药治疗多选用具有温阳益气、止咳化痰功效的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合三子养亲汤加减。金匮肾气丸可温补肾阳,三子养亲汤能化痰止咳,二者合用,标本兼治。艾灸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活动,从而起到温阳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常用穴位有肺俞、肾俞、足三里、关元等。针刺疗法选取相关穴位,通过针刺调节人体经络气血,增强机体阳气。穴位包括太渊、太白、肺俞、脾俞、肾俞等,根据病情虚实采用适当的补泻手法。
日常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加重病情。饮食上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核桃等,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病情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