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了解其症状和掌握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防治疾病很重要。
一、骨质疏松的症状:
1. 疼痛:是骨质疏松较为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3. 骨折: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常见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骨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
2.骨质疏松的治疗:
1. 基础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日照;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满足骨骼代谢需求。
2. 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分为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两类。抑制骨吸收药物有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促进骨形成药物有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
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