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症状有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跛行、肌肉萎缩、下肢缩短等。
1.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隐痛、钝痛,间歇性发作,劳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疼痛,甚至在夜间也会痛醒,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疼痛部位主要在腹股沟区、臀部、大腿内侧等,可向膝部放射。
2. 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髋关节的各个方向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内旋、外展和屈曲功能。患者可能无法正常下蹲、盘腿,穿鞋袜等动作也会变得困难。这是由于股骨头坏死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间隙变窄以及周围组织粘连等原因引起的。
3. 跛行:早期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因疼痛而出现步态异常,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股骨头塌陷变形,跛行症状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
4. 肌肉萎缩:由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髋关节疼痛,活动减少,导致大腿和臀部的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逐渐出现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会使患者肢体力量减弱,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5. 下肢缩短: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变形,导致双侧下肢长度不一致,出现下肢缩短的情况。下肢缩短会使患者行走时身体不平衡,增加其他关节的负担,引发更多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减轻髋关节负担。控制体重,减少对股骨头的压力。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