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梗塞是脑部血管堵塞后,因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功能逐渐受损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康复等多种手段。
一、慢性脑梗塞症状:
1. 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且发作较为频繁,还会有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如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障碍,学习和工作能力降低。部分患者会有肢体麻木、无力,从轻微的感觉异常到明显的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正常行走和日常生活自理。
2. 精神及情绪症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情绪波动较大,可能无故烦躁或情绪低落。还可能有性格改变,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原本温和的人变得脾气暴躁。
3. 语言功能症状:表现为言语表达不清,说话含糊、不连贯,理解他人话语也可能存在困难,影响正常的沟通交流。
2.慢性脑梗塞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如阿司匹林等;他汀类药物能稳定斑块、降低血脂,延缓病情进展;同时可使用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2. 康复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运动疗法,帮助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语言训练,改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认知训练,提高认知水平。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慢性脑梗塞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