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有多种表现,治疗方式也多样。表现主要涉及代谢紊乱及多系统症状,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一、2型糖尿病的表现:
1. 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因血糖升高,身体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引起口渴而多饮;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出现体重减轻,且能量缺乏刺激食欲中枢导致多食。
2. 皮肤表现:常出现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部,因高血糖刺激局部神经及糖分利于细菌繁殖。还可能有皮肤干燥、脱屑,易发生疖、痈等皮肤感染。
3. 眼部症状:早期可出现视力模糊,长期高血糖可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致失明。
4. 神经症状:可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表现,还可能有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腹泻交替等自主神经病变症状。
2.2型糖尿病的治疗:
1.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是基础,控制总热量摄入,均衡营养,主食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控制油脂和糖分摄入。适量运动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 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阿卡波糖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必要时需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剂型胰岛素。
3.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复诊,根据血糖、体重、并发症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心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更好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