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和猝死在定义、病因、症状表现、救治时间、预后情况上存在不同。
1. 定义: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脏不能有效泵血,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猝死则是指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内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和意外的发生非暴力性自然死亡。
2. 病因:心脏骤停病因多样,包括冠心病、心肌病、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猝死病因除心脏疾病外,还可能有肺栓塞、脑出血、过敏反应等多种因素。
3. 症状表现:心脏骤停发生时,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猝死往往也是突然发生,患者可能瞬间倒地,意识丧失,且无明显前期预兆。
4. 救治时间:心脏骤停若能在4-6分钟的黄金时间内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有一定几率恢复心跳;猝死由于发病急骤,很多时候来不及进行有效救治。
5. 预后情况:心脏骤停若抢救及时且成功,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但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后遗症;猝死多数情况下难以逆转,死亡率极高。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以降低心脏骤停和猝死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