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后的治疗方式有软组织损伤处理、关节扭伤处理、骨折处理、颅脑损伤处理等。
1. 软组织损伤处理:摔倒后若仅为皮肤擦伤、挫伤等软组织损伤,应先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污垢杂质,再用碘伏消毒,以防感染。若有少量出血,通过压迫止血即可;若损伤较重,出现红肿、疼痛明显,早期可冷敷以减轻肿胀疼痛,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恢复。
2. 关节扭伤处理:关节扭伤后要立即停止活动并制动,避免损伤加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扭伤初期冷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48小时后热敷,同时可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辅助恢复。
3. 骨折处理:怀疑骨折时,不要随意搬动,避免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可就地取材,用木板、树枝等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尽快送往医院,通过X线等检查明确骨折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4. 颅脑损伤处理:摔倒伤及头部,即使表面无明显伤口,也不可掉以轻心。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需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头颅CT等检查,判断损伤程度,给予相应治疗,如止血、降低颅内压等。
摔倒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活动中注意环境安全,行走小心,运动前做好热身,降低摔倒风险。若有基础疾病影响平衡能力,更要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