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临床表现有便血、疼痛、脱出、肛门瘙痒、黏液渗出等。
1.便血:这是痔疮较为常见的症状,通常在排便时出现,血液颜色鲜红,多为便纸带血、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便血一般在排便结束后可自行停止,长期便血可能导致贫血。
2.疼痛:当内痔发生嵌顿、外痔出现血栓或炎症时,会引发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轻微坠胀感,也可能是剧烈疼痛,尤其在排便、行走或咳嗽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3.脱出:随着病情发展,内痔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能在排便后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长期脱出无法回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4.肛门瘙痒:由于痔核反复脱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不适,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湿疹。
5.黏液渗出:痔疮会导致直肠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多,这些黏液可能会从肛门流出,污染内裤,给患者带来不便。
患了痔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