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有慢性疼痛、腰椎活动受限、脊柱畸形、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症等。
1. 慢性疼痛:骨折部位愈合后,在天气变化、劳累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局部常出现隐痛、酸痛等不适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困扰。
2. 腰椎活动受限:由于骨折破坏了腰椎的正常结构,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或导致关节粘连,使得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幅度减小,影响身体的灵活性。
3. 脊柱畸形:严重的压缩性骨折若未得到良好复位,随着时间推移,脊柱的生理曲度会发生改变,出现驼背等畸形情况,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脊柱的负担。
4. 神经损伤:骨折块移位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5. 骨质疏松症: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患者活动量减少,骨代谢受到影响,加上年龄等因素,容易引发或加重骨质疏松,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后,日常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稳定性。同时,要定期复查,关注骨骼恢复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