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可能带来穿刺部位出血、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等危害。
1. 穿刺部位出血: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需要通过穿刺血管来插入导管,这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出现出血、血肿等情况。若压迫止血不当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出血风险会增加,严重时可能形成较大血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2. 造影剂过敏:造影剂是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部分人可能对其过敏。轻度过敏表现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严重过敏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 血管损伤:操作过程中,导管在血管内行进可能会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夹层、血栓形成等。血管夹层会影响血液正常流动,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流至其他部位,引发栓塞。
4. 心律失常:在导管操作过程中,可能刺激心脏,引发心律失常。多数心律失常为短暂性,可自行恢复,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头晕甚至晕厥。
5. 肾功能损害:造影剂需经肾脏排泄,对于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剂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虽存在一定危害,但在医生评估有必要进行时,不必过度担忧。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病史、过敏史等信息。检查后需遵循医生嘱咐,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反馈,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