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蛋白尿可引发肾功能损害、水肿、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感染等危害。
1. 肾功能损害:长期蛋白尿意味着肾脏持续受到损伤,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导致肾脏固有细胞受损,逐渐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随着时间推移,肾功能会不断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2. 水肿:蛋白质丢失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水肿可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影响身体的正常活动和外观,还可能导致胸腔、腹腔积液等并发症。
3. 营养不良: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营养物质,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大量流失,会引起身体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身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下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4. 心血管疾病:长期蛋白尿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一方面,蛋白质流失导致血脂代谢紊乱,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另一方面,肾脏受损会影响体内的水钠平衡和血压调节,导致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5. 感染:由于蛋白质流失,身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影响,身体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且感染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定期体检,监测蛋白尿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一旦发现蛋白尿异常,需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减少长期蛋白尿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