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保守疗法的主要措施包括饮食调整、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防治感染等。
1. 饮食调整: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减少非优质蛋白摄入,保证足够热量供应,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控制钠、钾、磷的摄入,根据病情调整水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
2. 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肾衰竭进展,需积极控制血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减少对肾脏的损伤。
3. 纠正贫血:慢性肾衰竭常伴有贫血,可通过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等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氧供。
4. 调节钙磷代谢:肾衰竭时钙磷代谢紊乱,易出现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可使用磷结合剂降低血磷,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纠正低钙血症,预防肾性骨病。
5. 防治感染: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一旦发生感染,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延缓肾衰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