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的危害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
1. 疼痛:骨折发生时,局部会出现明显疼痛,这是由于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神经组织所致。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在移动或触碰受伤部位时,疼痛会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难以正常休息和进行日常活动。
2. 肿胀:骨折周围的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局部组织的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踝关节周围迅速出现肿胀。肿胀不仅会加重疼痛,还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若肿胀严重,甚至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3. 活动受限:骨折破坏了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使得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站立或进行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长期的活动受限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4. 畸形愈合:如果骨折复位不良或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移位,可能导致畸形愈合。畸形愈合会改变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影响关节的受力分布,增加关节磨损,进而影响踝关节的长期功能,导致行走姿势异常等问题。
5. 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骨折后,关节软骨可能受到损伤,关节面不平整。在日后的活动中,关节软骨磨损加剧,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响声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关节功能会逐渐受限,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踝关节骨折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负重活动,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