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等。
1. 发热:白血病患者由于正常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从而引发感染导致发热,热型不定,可呈低热、中度发热或高热,有时还伴有畏寒、寒战等症状。
2. 贫血:白血病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活动后心慌气短等贫血相关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贫血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3. 出血:血小板生成受抑制,数量减少以及功能异常,使得患者有出血倾向,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4. 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可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器官组织,导致肝脾肿大,质地一般较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可单个或多个出现,大小不等,质地中等,活动度可,一般无明显疼痛。
5. 骨骼疼痛: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骼及关节,刺激骨膜,引起疼痛,常为隐痛、酸痛,有时疼痛较为剧烈,多见于儿童患者,可累及四肢长骨、胸骨等部位。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一旦确诊白血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