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手术方式有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开放手术等。
1. 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结构、缓解疼痛。该手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将骨水泥注入,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术后恢复较快,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经皮后凸成形术:同样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先在椎体内置入球囊并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再注入骨水泥。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它能更好地恢复椎体形态,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减轻因畸形导致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对改善患者脊柱外观和功能有积极作用。
3. 开放手术:适用于骨折严重、伴有神经损伤等复杂情况。手术需切开皮肤、肌肉等组织,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等操作,能直接处理骨折及相关并发症,但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长,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较高。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要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脊柱压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同时,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