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浑身热主要与体温调节失衡、散热障碍、产热增加、血管扩张、炎症反应等有关。
1. 体温调节失衡:中暑时,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无法正常调节体温,使得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持续上升,进而浑身发热。
2. 散热障碍:高温环境下,人体主要通过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方式散热。但中暑时,汗腺功能可能出现障碍,出汗减少,同时皮肤血管扩张后血液流动缓慢,散热效率降低,热量在体内积聚,引起浑身热。
3. 产热增加:在中暑过程中,身体为了应对高温应激,代谢率会升高,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加速,产热增多,而散热又跟不上产热速度,致使浑身发热。
4. 血管扩张:中暑时,机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皮肤温度升高,从而让人感觉浑身热。
5. 炎症反应:中暑会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炎症介质释放,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异常升高,出现浑身热的症状。
日常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做好防暑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等。若需在高温环境工作,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适当休息。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