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部位、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是筋膜炎和跟腱炎存在差异的方面。
1. 发病部位:筋膜炎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的筋膜,如腰背部、颈部、足底等;跟腱炎则主要发生在跟腱部位,即足跟后方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的肌腱处。
2. 病因:筋膜炎常因长期劳损、受寒、外伤、免疫因素等引发,导致筋膜出现无菌性炎症;跟腱炎多由于跟腱反复受到剧烈拉伸、过度运动、鞋子不合脚等,使跟腱发生损伤和炎症。
3. 症状:筋膜炎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肌肉紧张或僵硬,活动时疼痛加剧,有时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硬块;跟腱炎症状是跟腱部位疼痛、肿胀,活动时跟腱处有明显压痛,严重时会影响行走和踝关节活动。
4. 治疗方法:筋膜炎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严重时可能需手术;跟腱炎治疗同样需要休息,可进行冰敷、使用支撑垫,药物治疗以消炎止痛为主,必要时也可能采取手术修复。
日常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合适的鞋子。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