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患儿的皮疹特点有瘀点、瘀斑、斑丘疹、疱疹、脓疱疹等。
1. 瘀点:最为常见,是流脑皮疹早期的典型表现。多为针尖至米粒大小,散在分布于全身皮肤,尤其是受压部位、四肢、躯干等,颜色初为淡红色,后逐渐变为紫红色,压之不褪色。这是由于细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至皮下形成。
2. 瘀斑:随着病情进展,瘀点可融合成瘀斑,大小不一,小的如黄豆,大的可融合成片,甚至波及大片皮肤。瘀斑颜色较深,呈紫黑色,提示病情较重,常伴有局部皮肤坏死,是病情凶险的表现之一。
3. 斑丘疹:部分患儿可出现斑丘疹,表现为稍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皮疹,直径一般在2-5毫米左右,可散在或融合分布,压之褪色,通常伴有瘙痒感。
4. 疱疹: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疱疹,疱液初期清亮,后可变为浑浊,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容易继发感染。
5. 脓疱疹:较为罕见,表现为含有脓液的疱疹,周围皮肤红肿明显,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加重的情况。
流脑患儿出现皮疹后,家长需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包括数量、大小、颜色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皮疹持续增多、融合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确保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