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并发症有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
1.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经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2.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多由需氧菌、厌氧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褥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产后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若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
4.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多因梗阻性难产、瘢痕子宫、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5.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产褥期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保证充足休息与合理饮食,适当活动促进身体恢复。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如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顺利度过产褥期,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