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有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内脏出血等。
1. 皮肤瘀点:血小板减少时,皮肤会出现散在的瘀点,通常为针尖至米粒大小,颜色从红色逐渐变为紫色、黄褐色,常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尤其是在轻微碰撞或受压后更易出现。
2. 鼻出血:鼻腔黏膜比较脆弱,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引起鼻出血,可单侧或双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有时可自行停止,有时则需要采取措施止血。
3. 牙龈出血:在刷牙、咀嚼硬物时,牙龈容易出血,表现为牙龈边缘渗血,严重时可能出现自发性牙龈出血,影响口腔卫生和正常的进食。
4. 月经过多: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影响身体健康。
5. 内脏出血:这是较为严重的症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泌尿系统出血,出现血尿;甚至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受伤,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碰撞的活动。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